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天地 > 評論 > 正文

周家琴:一曲時代響亮的贊歌

——周鵬程長篇報告文學《大地回音》讀后

來  源:重慶作家網    作  者:周家琴    日  期:2021年11月19日     

 

大地有山川河流、有村落人家;大地有時代的創(chuàng)業(yè)者的跫音、有社會文明豐碩的成果。重慶的大地逶迤遼闊富饒,重慶的人民勤勞善良發(fā)憤圖強,特別是重慶直轄20多年后的今天,這里的城鎮(zhèn)鄉(xiāng)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向上向好艱難發(fā)展的過程中,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典型人物故事。作家周鵬程繼報告文學《藏地心跡》后,時隔兩年又一嘔心力作《大地回音》出版了,這不單單是一個作家豐碩的創(chuàng)作成果;也是一個作家對重慶脫貧攻堅道路上最真實的書寫情懷;更是一個作家在文學道路上不忘初心的責任擔當。作家周鵬程這種不帶文學功利性的為平常百姓鼓與呼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難能可貴,值得敬重。

長篇報告文學《大地回音》分六章三十五篇近四十萬字,這樣的鴻篇巨著出爐,作家是靠下基層走村串戶,實地采訪重慶地區(qū)的涌現出來的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典型人物案例,那些鮮活的感人故事在作家樸素的記敘里得以呈現,使脫貧攻堅時代大背景下各級人民群眾的光榮使命定格,留下珍貴的歷史瞬間和詳實的紀實文學作品。

對一個時代的報告,對一個時代的發(fā)展變革紀實,除了本身考驗一個作家的良知情懷,也考量一個作家的記敘能力。一個文本一種題材的反復描述,寫著寫著就會同質化,書寫起來有枯燥無味的感覺。作家周鵬程是深入到基層的實力作家,無論是前些年去西藏昌都采訪、寫作,還是近些年走遍山城重慶各地區(qū)的走心采訪記錄,他都能切實感受到各個地區(qū)扶貧干部與貧困戶之間的溫暖瞬間與感人經歷,所以他的每一次采訪、每一次傾心長談,每一次真實的講述都是那么接地氣而富有真情實感。這樣的記敘把重慶人民一個時期的生產生活狀態(tài)最真實的呈現在讀者面前,不浮夸不造作。

脫貧攻堅政策是社會主義時代大背景里最響亮最震撼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國家下大力氣開展的一項民生工程。如今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工程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山水相依人文薈萃的重慶人民,經過8年精準扶貧、5年脫貧攻堅,取得了歷史性、根本性、決定性成效。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作家周鵬程的報告文學《大地回音》帶給我們一個真實的歷史記錄,一本珍貴的非虛構讀本,是值得可喜可賀的。

《大地回音》是一曲鄉(xiāng)村變奏曲,也是一曲脫貧攻堅時代里最深情的贊歌!

《大地回音》里面記錄的扶貧人和被扶貧人都是重慶市各鄉(xiāng)鎮(zhèn)涌現出來的典型人物,他們在脫貧攻堅道路上為他人出謀劃策或者自強自立致富的榜樣人物。我們從作家這些樸素的文章里,能夠感受到幫扶者的艱辛與快樂。也能夠感受到被幫扶者走出困境后成功的喜悅。

石柱縣中益鄉(xiāng)受到最高級別的關切,2019年4月,總書記到中益鄉(xiāng)華溪村看望村民譚登周、馬培清老人后,中益鄉(xiāng)百姓大受鼓舞,大家傾力種植黃精,養(yǎng)蜜蜂擺脫貧困,中益鄉(xiāng)脫貧攻堅的故事深深烙上了中國意義。

王貞六是個退伍老兵,回到家鄉(xiāng)黔江擔子坪靠養(yǎng)蜂致富,這個有擔當的致富能手幫助擔子坪25戶貧困戶靠養(yǎng)蜂脫貧,過上了火紅的日子。榮獲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奮進獎。

朱永新是巫溪縣紅池壩村一位樸實的農民,家里五個孩子都在上學,生活舉步維艱。在幫扶干部的出謀劃策協助貸款的幫助下,勤勞種植中藥材1300畝,養(yǎng)殖山羊365只,最終成為村子里脫貧示范戶,成了大家學習的榜樣。

12位被采訪者:王波、張才明、王國棟、羅涌、陳春明、童海燕等口中那些真實的案例故事,都是在講述國家的幫扶干部在工作中怎樣與貧苦村民心連心謀求致富的門路以及在駐村幫扶的生活點滴。這些片段似的講述里滿含各種艱辛與不易。

重慶市三年來,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中,先后有12名扶貧人員血染扶貧路,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是魯志權、何國權、李奎、彭中群、楊志剛、王明香、楊先六、楊驊、王華、周康云、冉景清、柴緒清。這些堅守奮戰(zhàn)在祖國最貧窮的地方,用自己的奉獻之火、生命之光,溫暖著群眾的心。

“既然黨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這句話語很普通,卻道出了重慶人民在脫貧攻堅道路上的決心與信心。重慶人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陳波被派到巫溪縣長桂鄉(xiāng)金桂村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他不忘習總書記的的話:“把貧困地區(qū)孩子培養(yǎng)出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通過陳波的各方努力第一批“巫溪班”的27名孩子送往技工學校免費讀書學習,三年后孩子們都順利畢業(yè)并找到工作,順利踏上人生的就業(yè)之路。

重慶地區(qū)努力向前跑的人很多,在第五章里面講述的:奉節(jié)縣輪椅上的工藝刺繡大師石勝蘭;黔江石會鎮(zhèn)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辣媳婦”浦克艷;具有“黔江精神”合作致富的三個老漢一本經里的騰樹文、騰樹長和陳正文;城口縣嵐天鄉(xiāng)場鎮(zhèn)的電商拓荒者陳秋菊;巴山扶志先鋒張從平;奉節(jié)縣龍橋土家族鄉(xiāng)的蔬菜書記林橋;巫溪縣徐家鎮(zhèn)大寶村的“草莓哥”陳興奎;酉陽縣車田鄉(xiāng)養(yǎng)牛大學生吳廣庭。這十位脫貧致富路上的先進模范代表了重慶直轄地區(qū)“扶貧扶智”的優(yōu)秀成果。他們每一個人身上的經歷故事都不一樣,但是他們最終的結果卻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一個個人物典型的人格魅力得以張揚,一份份對農村新貌的贊美得以抒發(fā)。

在鄉(xiāng)村振興的精神家園里,無論是黨旗下嬗變的石柱縣中益鄉(xiāng)坪壩;還是錢棍舞舞出幸福生活的城口縣嵐天鄉(xiāng);還是南川大洞河鄉(xiāng)的甜蜜風景;還是酉陽縣內口村的華麗轉身。這些脫貧故事里的故事,都不是“等、靠、要”來發(fā)家致富的,都是在幫扶干部的正確真情引導下,齊心協力努力拼搏來的嬗變與富裕。“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重慶的很多縣鄉(xiāng),我們的扶貧干部就是這樣從本質上幫助村民走上美好的新生活的。

讀到篇末,我記住了重慶的許多人物,這些普普通通樸實無華的小人物,在各自工作生活的歲月里,為著別人的境遇或者自己的人生小目標在努力在奮斗在改變。他們都是作家周鵬程筆下深情地記錄者。他們是:王貞六、譚登周、向承忠、劉晗、朱永興、王波、張才明、王國棟、羅涌、陳春明、孫小麗、童海燕、李緒斌、歐修權、李明偉、鄭蘭軒、周世品、陳波、石勝蘭、浦克艷、騰樹文、騰樹長、陳正文、陳秋菊、張從平、林嬌、陳興奎、吳廣庭、楊再攀、冉富紅、阮斌文、張小蕊、盧蕘、黃振軍、何虹樺、黃鑫、丁坤勇、張華、陳俊、楊坤民、李厚云、劉華、鐘偉、周世雄……記住了重慶的許多地名,諸如:云陽、開州、巫山、豐都、石柱、城口、華溪村、綠春壩、紅池壩、華山村、陽河村、擔子坪……貧瘠山村變富裕山村,荒落山村變秀美特色山村,在重慶地區(qū)比比皆是,其中城口嵐天鄉(xiāng)三河村尤其讓人欣慰欣喜。那個昔日有40多個“光棍”的“光棍村”,通過改造裝飾帶有濃厚鄉(xiāng)愁韻味的土坯房變民宿的鄉(xiāng)村旅游模式,外加養(yǎng)蜂、養(yǎng)牛等生態(tài)產業(yè),整個村子舊貌換新顏,游客接待與日俱增,家家戶戶的收入也是蹭蹭往上冒,三河村的蝶變讓姑娘們愛上了這里的金山銀山,愛上了這里風情萬種的峽谷風光,當然也愛上了勤勞質樸的三河村人。在重慶,華麗轉身的村莊不勝枚舉,它們都在歷史的村志里寫下了濃墨重彩的華章。

《大地回音》文集是一部傾注了作者大量心血的報告文學作品,文集中的每一個典型事件典型人物都書寫得有血有肉,語言樸實無華又不失風趣,讓讀者饒有興趣地閱讀并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一個報告文學作家的寫作能力和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

合上書的瞬間,蹦出的是一句:世界上有兩個桃花源,一個在你心中,一個在重慶酉陽。重慶豈止一個蝶變騰飛的酉陽,在經過八年精準扶貧五年脫貧攻堅的辛勤努力下,無數個向上向美的村莊正逐步盛開朵朵富裕之花,笑顏如花的村民讓我們看到了精準扶貧后鄉(xiāng)村振興的美好明天。

“我們的家鄉(xiāng)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牛羊在牧人的笛聲中成長……”一曲高亢嘹亮的歌聲在心中流淌。

是啊,我聽見了大地深情的回音!

大地回音,是重慶大地上扶貧人脫貧人來自心底的聲音,是一曲婉轉的悠揚的深情的贊歌。

 

(本文原載《重慶法制報》2021年10月5日了然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