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天地 > 其他 > 正文

深入生活|張鑒:遇見與感恩長篇紀實文學《信仰照亮生命——伊莎白·柯魯克在璧山》創(chuàng)作手記

來  源:重慶作家網(wǎng)    作  者:張鑒    日  期:2021年11月4日     

 

早在兩年前我就聽璧山區(qū)政協(xié)文化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傅應明說過伊莎白•柯魯克其人,對她的傳奇人生充滿好奇與崇敬。去年春天,璧山宣傳部、璧山文聯(lián)想找一位璧山本地作者來寫作伊莎白與璧山的有關故事,挖掘她的人生,展現(xiàn)她無私奉獻的國際主義精神。從那個時候開始,宣傳部、文聯(lián)、作協(xié)等領導便開始著手寫作相關準備事宜,多次開會商討細節(jié)。去年四月,重慶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潘家恩和西南大學老師張藝英、李軍等來到璧山,和傅應明老師等璧山領導一起對本書的寫作內(nèi)容又做了一些探討和指導。今年我以此題材申報了重慶作協(xié)定點深入生活項目,有幸通過?傊,這部長篇紀實文學從選材到寫作,是在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共同推動下達成的。從資料收集、整理、采訪到寫作提綱的擬定、寫作、改稿,再寫、再改……前前后后,耗時兩年,現(xiàn)在基本完成了20多萬字的長篇紀實文學《信仰照亮生命——伊莎白•柯魯克在璧山》的書寫。

伊莎白1915年生于四川成都一個加拿大傳教士家庭,是著名國際友人,國際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教育家,新中國英語教學園地的拓荒人,北京外國語大學創(chuàng)辦人之一,2018年榮獲“改革開放40周年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專家”稱號,2019年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

1938年畢業(yè)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獲兒童心理學碩士學位,學習期間輔修人類學。1940—1941年,經(jīng)晏陽初介紹,參加了重慶璧山興隆場鄉(xiāng)村建設實驗項目。1942年,與英國記者大衛(wèi)·柯魯克(David Crook)在倫敦結(jié)婚,并以加拿大女兵身份從事戰(zhàn)時工作。二戰(zhàn)結(jié)束前夕,進入倫敦經(jīng)濟學院,攻讀人類學博士。1947年中斷學業(yè),重返中國,開始對華北解放區(qū)的土地改革進行調(diào)查研究。1948年,應中共中央外事組邀請,參與創(chuàng)建外事學校(北京外國語大學前身)。新中國成立后,夫妻倆留校任教,在英語教學、教育改革等方面革故鼎新,為新中國培養(yǎng)了大量外語人才,為中國教育事業(yè)和對外友好交流做出了杰出貢獻,直到1982年退休。

1940年10月來到璧山到1942年12月離開,伊莎白在興隆場只待了十四個月,但這短短一年多時間,她與璧山人民同吃同住,深入到每家每戶,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伊莎白退休后六次重返興隆場,花費四十年時間,先后完成了兩本《興隆場》著作(2013年《興隆場:抗戰(zhàn)時期四川農(nóng)民生活調(diào)查(1940--1942)》研究調(diào)查報告出版,2018年《戰(zhàn)時中國農(nóng)村的風習、改造與抵拒——興隆場(1940--1941)》中文版出版)!杜d隆場》是社會人類學歷史上第一部由西方女性及其中國合作者完成的逐戶采訪式的社區(qū)調(diào)查,與費孝通《江村經(jīng)濟》等中國人類學先驅(qū)之作并列社會學大師卡爾•曼海姆于二戰(zhàn)后期策劃出版的“社會學與社會重建國際文叢”。該書英文版取得較大國際影響,是西方了解中國鄉(xiāng)村的一個窗口。伊莎白與璧山人民結(jié)下了八十余年的深厚情誼,設立了“伊莎白·柯臨清助學基金”,無償資助璧山大興鎮(zhèn)的貧困學生讀書求學,2020年還將當年的調(diào)查筆記、書信等珍貴歷史資料全部無償捐贈給璧山。作為中加人民的友好使者,她站在人類發(fā)展史的高度始終關注璧山從上世紀到現(xiàn)在的發(fā)展變化,用自己的調(diào)查和親歷向全世界講述了中國一個鄉(xiāng)村的變化史。

伊莎白柯魯克的兩本《興隆場》

 

2020年9月,北京,伊莎白家。作者與伊莎白在交流

 

伊莎白的百年人生,有穿越炮火硝煙的艱辛,有激情燃燒的奮斗,有持之以恒的奉獻,有初心不改的堅守,有百折不撓的嘗試,有氣吞山河的行進。在時空交繪的坐標上,豎立了一面國際主義的旗幟。伴隨著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百年歷程,她的生命歷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飽經(jīng)滄桑的民族如何奮發(fā)圖強,走向繁榮復興的道路。但是要從她一百多年的人生中去打撈往事,挖掘細節(jié),探索人物心路歷程,時間如此久遠,跨度如此漫長,無論是素材的搜集還是相關人物的采訪都是相當有難度的。

2020年4月開始,我便開始走訪與興隆場和伊莎白有過交集的人。我很多次去巫智敏老師大興和璧山的家中聊天,搜集資料,巫老師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伊莎白第二次回大興開始,此后每次都參與了接待工作,更重要的是,他與伊莎白有著四十年的交往,兩個人一直保持著書信和電話聯(lián)系。巫老師毫不保留地把手里收藏的所有資料包括他自己寫的關于伊莎白的文字一并拷貝給了我,還熱心地給我介紹了很多與伊莎白有關的采訪對象,比如帥世芳、王安玉、曹洪英等,還有伊莎白、柯臨清資助的學生。我通過多種方式聯(lián)系到他們,在與他們的交流溝通中,我了解到很多細節(jié),收獲頗大。在采訪、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我斷斷續(xù)續(xù)寫下數(shù)萬字的采訪筆記。

 2020年4月,大興鎮(zhèn)政府。作者采訪巫智敏

 2020年8月,大興,巫智敏家。帥世芳與巫智敏在仔細查閱與伊莎白相關的資料

 2020年8月,大興。96歲的曹洪英表達著對恩師伊莎白的感激

 2021年4月,大興。與譚楷老師等一起采訪王安玉等人

 

2020年11月,西南大學。作者采訪中國鄉(xiāng)村建設學院張藝英博士

 

除了調(diào)查走訪,資料的搜集整理同樣重要。除自己四處搜尋,很多重要的資料都來自璧山檔案館,特別是璧山檔案館副館長羅楊多次接受我的采訪、不厭其煩地為我提供各種資料和書籍,在寫作過程中給予了我很大幫助和支持。

后來,在潘家恩教授的聯(lián)系下,促成了北京之行,一方面,璧山檔案館與伊莎白簽署她無償捐贈有關興隆場的調(diào)查資料、書信等,另一方面,我終于有機會親自到北京采訪伊莎白及其家人、同事等。

那是2020年9月7日,一個陽光燦爛的秋日上午,我見到了這位跨越東西方的105歲高齡的老人,這也是我第一次走進了伊莎白老人生活了70年的北外西院。同去的除了我們璧山四人外,還有潘家恩教授、央視紀錄片導演張與靜和攝影師等。穿過大街,走進北外老校區(qū),這里古槐參天,鮮花盛開,陽光透過濃密的樹蔭灑落一地碎金,環(huán)境很美。而伊莎白所住的南樓,卻是一座建成于1955年的老舊教工家屬樓。四層小樓,有著深深的歲月痕跡,外墻小塊青磚很多地方已經(jīng)開裂,即便重新刷過一層灰白色涂料,依舊看得出殘破和碎裂,在新樓林立的家屬院中顯得又老又舊。伊莎白和丈夫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住進來后,就再未搬離,雖然有資格多次選擇新房,但夫妻倆都總是把機會留給其他教師。剛到樓道口,就看見一個靠墻盤旋而上的特別軌道。潘家恩告訴大家:“老樓沒有電梯,老人喜歡下樓散步,做操,幾年前學?紤]到老人的身體,專門為她安裝的。不過只要走得動,她還是喜歡步行上下樓。你看這個軌道都有些生銹了,看得出來老人極少使用!

 捐贈證書及伊莎白關于璧山的有關調(diào)查及書信等歷史資料

 2020年9月7日,北京,伊莎白家。伊莎白與璧山檔案館簽署無償捐贈協(xié)議

 

很多人可能以為這位國寶級的外國老專家、新中國英語教學的拓荒者、“環(huán)球英才功勛人物”、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獲得者……諸多榮耀加持、光環(huán)縈繞的人,住的地方就算不奢華,至少也是不錯的,但這想法完全錯了。

伊莎白的生活極為簡樸,家中陳設破舊簡單到你無法想象,甚至可以用寒傖來形容。

從對聯(lián)殘存,銹跡斑斑的大門進去,撲入眼簾的是陳舊破損的家具,而伴隨而來的卻是濃郁的書香氣。除臥室外,幾乎所有房間都成了書房,連客廳也不例外。書架上密密麻麻擺放著各種書籍。狹長的客廳兼餐廳,除了一張老式廉價的四方桌、幾把椅子外,一臺座機電話無處可放,用一張獨凳臨時擱著。用一般人眼光來看,房間里最值錢的莫過于一臺液晶電視。羅楊卻告訴我說,一年前他們來時,電視還是老式坨坨電視,大約是年頭太久,壞掉后實在無法維修,只能換新。房間最引人矚目的是畫像和對聯(lián)。餐桌后面的墻上是1949年伊莎白入北平時買的毛澤東年輕時的黑白畫,這幅畫陪著她,直到搬進這里,夫妻倆鄭重地掛于家中客廳,一掛就是七十多年,再也沒有取下來!旁邊的對聯(lián)——“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已經(jīng)泛黃,但字體依舊遒勁有力。側(cè)面的墻上是周恩來的黑白畫,“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對聯(lián)無聲地詮釋著伊莎白的精神追求?看暗膲ι希钦煞虼笮l(wèi)的畫像。大衛(wèi)一直微笑著,用親切的目光靜靜地看著這個家,看著心愛的妻子。


2020年9月,北京外國語大學。作者采訪伊莎白及其家人


伊莎白的臥室,是一個小小的房間,靠墻分別擺放著兩張幾乎罕見的一米的老式木板床,被單洗得褪色發(fā)白,薄如蟬翼,一看就是用過很多年。房間里僅有一個立柜、兩張椅子、一把老式電扇……所有家具皆是老家具,就算是對很多普通的中國家庭來說,即便不被淘汰,至少也算得上古董。

這個家,無一不宣示著這套房子的歷史、主人的精神世界。一個人的文化、追求和信仰在每一個不經(jīng)意的細節(jié)里散發(fā)出來,在房間里彌漫。

擔心母親年事已高身體受累,兒子柯馬凱事先與大家商議好捐贈儀式所有細節(jié),然后請母親出來。

“娘家人”的到來,讓伊莎白開心得如同孩子。整頓衣服,梳理頭發(fā),很快,在兒子的攙扶下,容光煥發(fā)地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

柯馬凱逐一介紹,伊莎白微笑著,與大家一一握手問候。她望著說話的兒子,聽著他的安排,滿是皺紋的臉上,深藍色的眼睛明亮清澈如少女,仿佛不曾經(jīng)歷紅塵俗事。那狀態(tài),全然看不出是百歲老人。

捐贈儀式簡單而正式。

伊莎白和柯馬凱坐在中間沙發(fā)上,我和潘家恩分坐兩邊?埋R凱抱著電腦,先播放了一小段我在大興采訪她的學生曹洪英的視頻,看到視頻里的學生和老朋友,伊莎白非常開心。

捐贈儀式上,老人表情莊重,接過筆,在證書上認真簽下了自己的名字。——當年,她在璧山做鄉(xiāng)建工作時曾留下的十箱日記、書信等資料,此前,伊莎白立有遺囑,身后將自己的手稿、照片、書信等資料等全部捐贈給她的母校——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但是,感動于璧山的深情厚誼,伊莎白改變了主意。

“我覺得將當年在興隆場開展社會調(diào)查的十箱筆記手稿以及這些家書原件捐贈給璧山,更有價值和意義!崩先藙忧榈卣f。

捐贈儀式結(jié)束,我們悄然離開,好讓老人休息。

關門聲很輕,回到臥室的老人卻聽見了。她執(zhí)意走出臥室,非要親自送別“親人”不可。

就這樣,光線暗淡的樓道,兒子攙扶著滿頭白發(fā)的母親,一步一步數(shù)著數(shù)下樓……目睹這一幕,同行者個個都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那是愉快而美好的一天,我真正目睹一位百歲老人的模樣,了解了她的生活,感受她的思想和情懷。我驚嘆跌宕起伏的時光投影在她身上呈現(xiàn)出的海洋般的寧靜與寬闊;驚嘆歲月反復洗滌后她的眼眸依舊如少女般清澈明亮;更驚嘆無數(shù)瑣細與平凡鑄就的生命,如同高山般巍峨與峻峭。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是很難將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獲得者、中國十大功勛外教”之一、“環(huán)球英才功勛人物”等稱號聯(lián)系起來的。

在北外院子里,風無聲地吹過那位滿頭銀絲的外國老人,時間的流水帶走了青春與激情,留下了蒼老與沉靜。

對她而言,老去的時間,仿佛,一切皆與她無關。

站在她面前,我的腦子突然蹦出一句智利詩人聶魯達的詩:“當華美的葉片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

這難得的機會讓我走進伊莎白的人生,走進她的家人。接下來在北京差不多一周時間,柯馬凱先生為我們細心地聯(lián)系了陳琳王家湘夫婦、鄭榮成靳云秀夫婦和張秐教授等有關采訪對象,親自開車送我們到采訪者家中一起聊天,還逐字逐句幫我修改采訪信息……這一周的收獲很大,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個樸素、親切又閃閃發(fā)光的外國老人。

2020年9月,北京西苑飯店。璧山電視臺記者采訪潘家恩教授

  2020年9月,北京。采訪北外陳琳教授

 2020年9月,北京。采訪北外教授鄭榮成、靳云秀夫婦

 

因為柯馬凱先生比較忙,聯(lián)系不多,但我一直與伊莎白的保姆王素珍,以及伊莎白的好朋友也是她的同事兼學生靳云秀老師、陳琳老師夫人王家湘等保持微信電話聯(lián)系。

2022020年9月,北京。采訪北外張秐教授

 

2021年4月,長篇紀實文學《信仰照亮生命——伊莎白•柯魯克在璧山》13萬字初稿完成,4月29日,第一次改稿會在璧山舉行。會上改稿專家李顯福、黃興邦、傅應明、歐文禮、泥文等諸多老師針對結(jié)構(gòu)、語言、人物形象、主題等方面提了很多寶貴的意見。

 2021年4月29日,第一次改稿會在璧山舉行

 

接下來的幾個月,我綜合了專家們的改稿意見,做了很大程度的補充修改調(diào)整。首先在結(jié)構(gòu),完全打破了第一次的線性結(jié)構(gòu),著重抒寫了伊莎白與璧山有關的內(nèi)容。上部還原伊莎白1940-1941年在興隆場參加鄉(xiāng)村建設實驗時的真實狀況,下部重點敘寫了她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六次重回大興鎮(zhèn)及寫作《興隆場》的情況,把她的人生經(jīng)歷揉細在興隆場的生活與工作中。針對“內(nèi)容單薄,重點欠突出,缺乏細節(jié),文學描寫不夠等問題,繼續(xù)補充采訪、重新閱讀、搜集、查找資料等,盡力做了目標明確的修改,補充了很多細節(jié),字數(shù)增加到20萬字,力爭還原興隆場歷史,凸顯伊莎白的人物個性等。

7月二稿完成后,再次拿給李顯福、歐文禮等老師審讀修改,他們又給我提了很多寶貴意見,在此基礎上,我又做了幾次大的修改和補充,直到現(xiàn)在的21萬字。

這個寫作過程,我走進伊莎白的生命,閱讀她的百年人生,我被這位出生在中國,生長在中國(除了大學和研究生、博士在加拿大度過,其他的時光都在中國度過),奉獻在中國的共產(chǎn)黨員身上那種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深深感動。她將自己最重要和最美麗的時光無私奉獻給了中國,把對中國人民的情誼寫在了中國的大地上。作為一名人類學家,伊莎白深入農(nóng)村,記錄了二十世紀中國社會變遷的細微圖景;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她和她的丈夫大衛(wèi)·柯魯克參與創(chuàng)建北外,是新中國英語教學園地的拓荒人,北京外國語大學資歷最老的英語教授,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和新中國的建設事業(yè)付出了一生。對伊莎白來說,中國早就融入她的血液,她真誠而熾熱地愛著這塊土地,愛著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這對異國伉儷,見證了中國從戰(zhàn)爭到和平的百年風云巨變。

當然,一部大部頭的完成絕非易事,個人艱辛不足道,我更感謝的是從選材到立項,從寫作計劃到采訪計劃,從寫作提綱到每個階段的推進,直到今天的改稿,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無比凝聚著各位領導和老師親友的支持和幫助,所以,我的內(nèi)心一直充滿著深深的感動與感恩。

所以,我要感謝重慶作協(xié)、璧山宣傳部、璧山區(qū)文聯(lián)、璧山區(qū)作協(xié),感謝為促成這件事默默付出的所有單位和個人,讓我邂逅美德,邂逅信仰,邂逅偉大,邂逅一段驚艷的時光,一段值得我們一代人甚至更多人銘記的歷史,邂逅并感恩一段與伊莎白奶奶與中國有關的故事和歷史。每當想到伊莎白的百年人生,無論是生命的長度,還是生命的高度,猶如一部傳奇,令人高山仰止。

歷時兩年時間,我一邊采訪一邊創(chuàng)作——深入挖掘并講述伊莎白的精彩人生以及她與璧山的故事,通過八十年的時間變遷,看到新舊兩個中國的鮮明對比,看到一個國際友人對紅色中國的深情厚誼以及她身上的奉獻精神,看到這個國家和璧山這座小城的巨大變遷和飛速發(fā)展在她身上的生動投影。

這次寫作,對我來說,是一次挑戰(zhàn),也是一次歷練。寫作過程中,心有忐忑,再加上工作忙碌,時間緊張, 壓力大,眼睛疼痛,身體不爽,所寫內(nèi)容一直縈繞在心,導致經(jīng)常失眠……但是我一直相信,困難總是一個個克服的,好的題材,會滋養(yǎng)一個作家的心靈,提升一個作家的思想境界;我也相信,在一遍一遍的修改和打磨中,作品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