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天地 > 散文 > 正文

戰(zhàn)“疫”有我 重慶作家在行動(六十)常克:普通人,他們的瞬間就是驚雷

來  源:重慶作家網(wǎng)    作  者:常克    日  期:2020年3月19日     

 

 

 

      編者:沒有被禁錮的城,只有全力抗“疫”的心!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戰(zhàn)斗中,為打贏防疫攻堅戰(zhàn),重慶本土作家們以筆為槍,用文學作品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傳遞真情,投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


普通人,他們的瞬間就是驚雷

文/常克 

 

    我要向普通人致敬,向成千上萬的、遙遠的、或者身邊的那些普通人致敬。在面對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fā)的那一瞬,他們就是驚雷。
    什么是普通人?
    普通人就是平平常常的人,不在高位,少有光環(huán),平時認認真真干活,有困難特別能扛,受委屈輕輕一笑。但疫情洶涌的緊要關頭,他們不需過渡瞬間就作出反應,他們在風雨中無畏地趕赴湖北,毫無懼色、風馳電掣、雷霆萬鈞——他們簡直就是閃電!
    光芒雖然短暫,但已經(jīng)直擊夜空,嘹亮并且完美。
    他們,一個人就是一座雷神山,火神山。
    我現(xiàn)在就是這么想的,都是心里話,不覺得夸張。
    這樣的普通人實在太多了,沒有辦法說出每一個人的名字。但甘如意這個名字我是記住了,這是一位普通的湖北荊州女孩,她自己都不知道,因為向著武漢騎自行車奔襲300公里,因為四天三夜的坎坷,她成了世界上最頂級的自行車手。
    這件事,想想都讓人心疼。
    甘如意是武漢市江夏區(qū)金口中心衛(wèi)生院范湖分院醫(yī)生,2020年這個春節(jié),她回到荊州市公安縣楊家碼頭村的老家休假。疫情暴發(fā),她毅然決定中斷休假,趕回武漢的工作崗位。但晚了一步,當時荊州通向武漢的公共交通全部停運。
    其一時,武漢已經(jīng)成為危險的同義詞,回武漢幾乎就等于不要命。按照常理,既然交通阻斷,甘如意暫時呆在老家也合情合理,單位領導應該不會責怪。但24歲的甘如意不這么想,她做出了一個堪稱驚人的決定——騎自行車回武漢!當然,這個決定最終得到了她父母親的理解和同意。但問題是,從她的老家公安縣到工作單位,距離有300公里,回武漢,那需要多大的勇氣!
    “我們科室只有兩人,疫情這么嚴重,我必須要回去。”“我騎車回去,騎一段少一段!备嗜缫獾南敕ê軜銓,也很決絕。
    1月31日上午10點,背上行囊和干糧,甘如意騎著自行車出發(fā)了。從此四天三夜,一路跌宕,一路冷雨,連騎車帶搭便車,終于在2月3日的下午6點,她回到了金口衛(wèi)生院范湖分院。“那一刻我特別輕松,除了膝蓋疼得不行。”甘如意后來說。
    有人想逃離武漢,有人卻逆勢而上,千方百計朝武漢沖鋒。從大年三十晚上開始,我們看到,全國各地火速弛援武漢的醫(yī)療隊伍一撥緊接一撥,他們誓言有聲,列隊出征。太多的瞬間,太多的擁別,令國人淚如雨下。毫無疑問,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勇士,都是英雄,都是疫情之下的最美逆行者。
    而甘如意的可貴,就在于她的孤獨逆行。
    她一個人靜靜地告別故鄉(xiāng),靠自覺,憑良心,自己給自己下命令,自己給自己出難題。她出發(fā)的當時,沒有標語橫幅,沒有壯行隊伍,沒有領導和同事的擁抱,只有冷雨相隨。
    一個人的孤獨逆行,一個人的義無反顧,這是小說家筆下都難以設置的情節(jié)。靠一輛自行車長途跋涉,其間的辛苦與艱難,唯有甘如意自知。我現(xiàn)在最想說的,也是最敬佩的,就是甘如意在作出決定的那個瞬間。
    每當我展開聯(lián)想,意欲重建她出征時的那個瞬間,我得到的畫面是安靜而悲壯,瀟瀟雨未歇。
    人生有無數(shù)個瞬間,只不過多半都庸常。而年輕的甘如意實在太不簡單,實在令人肅然起敬——她只需要一個瞬間,就足以讓自己一輩子都問心無愧。
    那個瞬間,傾述了她所有的柔情和力量。
    令人驚嘆的是,同樣的瞬間,居然不獨甘如意一人,居然接二連三出現(xiàn)。
    來說另外一位女孩。她叫朱玉珊,是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綜合醫(yī)療科六病區(qū)主管護師,巧的是,她老家也在荊州。
    1月22日晚上,朱玉珊放假回到荊州過春節(jié),本應在27日回單位上班。誰知風云突變,1月23日,武漢封城。就是從那一刻起,朱玉珊如坐針氈,她迅速做出決定:提前回醫(yī)院上班,盡快出發(fā)。
    大年三十,朱玉珊用了多種方式出行,都沒有走成。下午,表哥開車送她,但只到了潛江就被攔停,只好返回荊州。
    正月初一上午10點,急不可耐的朱玉珊再次來到荊州高速公路入口處,希望能夠搭乘相關車輛到武漢,但沒有如愿。
    就在朱玉珊焦急萬分之時,恰遇來此檢查防疫工作的荊州市市長崔永輝。崔市長把情況核實清楚,當即決定特事特辦,派警車護送朱玉珊返回武漢。
    當天下午兩點過,朱玉珊順利回到武漢,提前回到自己的崗位。
    朱玉珊重返武漢的過程同樣一波三折,雖然沒有甘如意那么幾經(jīng)輾轉一路風雨,但兩人都有一個共同點:疫情暴發(fā)的瞬間反應就是,回到武漢!
    兩個女孩,一樣的孤獨逆行,義無反顧的瞬間。
    這樣的瞬間,何其超塵脫俗,何其壯懷激烈!
    接下來,我要講述這個小伙子,他的孤獨逆行,當是人性之美的一道驚艷。
    他叫鄭能量,90后,是湖南建工集團華東工程局安徽分公司職工。
    大年三十那天,眼見武漢封城、疫情來勢洶洶,鄭能量越來越著急。他家在湖南長沙,應該說相對是很安全的,但他揪心,坐不住,內(nèi)心極度煎熬。很快,他作出一個旁人匪夷所思的決定:到武漢去做志愿者,明天就走!
    從長沙寧鄉(xiāng)到武漢,300多公里;從下定決心到毅然出發(fā),中間沒有距離。
    鄭能量說服了家人和女朋友,1月25日,在大年初一清晨的寒風冷雨中,他毫不猶豫地駕車駛向危情之城,武漢。
    這是鄭能量版本的孤獨逆行。沒有人鼓動,沒有人強迫,湖南小伙鄭能量的這個瞬間,帶有俠士的風節(jié),充滿人性的大愛。
    現(xiàn)在我們來換位思考:封城之時的武漢,人人自危,一些人唯恐避之不及,卻有一位跟武漢無牽無掛的90后外地小伙,以一己之力獨闖湖北,我們不說擔當,不說高大上,我們只需要設身處地想一想——這樣決絕而孤獨的逆行,需要多強的定力、多大的氣概?
    初到陌生的武漢,鄭能量主動到醫(yī)院附近攬活干,義務接送上下班的醫(yī)生護士,幫助有急需的群眾出行,由于他的湘A車牌和一口湖南話,開始時人們對他還將信將疑。很快,他聯(lián)系上武漢抗疫公益志愿者聯(lián)盟,并且成為其中一員。他每天上午9點左右出發(fā),跑四五百公里是常態(tài),一直忙到凌晨四五點鐘才休息。白天奔波,餓了就吃方便面,晚上常常就睡車里頭。除了接送醫(yī)護人員上下班,他還要協(xié)助運送醫(yī)療物資,甚至參與運送病逝者。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一聽到求助電話就立即出發(fā),到武漢已經(jīng)一個多月,鄭能量的酸甜苦辣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描述。我只想感嘆,從某種意義上講,年紀輕輕的鄭能量算是把“自討苦吃”做成了經(jīng)典。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鄭能量,深為他的善舉感動,他所在的湖南建工集團董事長葉新平稱贊他是湖南建工的“最美青年”。
    一身是膽、敢在最危險的時刻逆行武漢,鄭能量究竟為的什么?從他自己說過的一段話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靠政府救濟金和社會愛心捐助生活,我上完了大學,成為一名國企職員。像我這樣窮苦出身的孩子,沒有黨的恩惠,沒有政府的關懷,沒有社會好心人的支持,沒有學校師生的情義,不可能完成學業(yè),不可能在絕望中重生。現(xiàn)在社會需要我,我必須去報恩!
    我們現(xiàn)在知道,這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狙擊戰(zhàn)中,有無數(shù)的普通人在勇敢戰(zhàn)斗,每一個人都有故事,每一個人都歷經(jīng)跌宕起伏。甘如意、朱玉珊、鄭能量,他們只是其中的一員;他們彼此素不相識,卻在同一個時刻作出完全一樣的選擇,那種非凡的勇氣與愛心,顯示出他們靈魂的柔情和力量,而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
    如果病毒是黑夜的話,那么他們就是那道刺破黑夜的驚天霹靂。
    驚雷之下,病毒被掃滅將不會太久。

上期精彩回顧》》》

 

戰(zhàn)“疫”有我 重慶作家在行動(五十九)于愛全:“凈土”背后那一抹警服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