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陳曦震,曾用名陳熙正,字見思,筆名曦震,偶用棠笠等,重慶市渝中區(qū)依仁巷人,1943年2月生,大學學歷,供職于涪陵區(qū)文化委創(chuàng)作室(退休),國家一級編劇,中國劇協(xié)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重慶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重慶市劇協(xié)會員,重慶市音協(xié)會員,重慶市詩詞學會會員,涪陵區(qū)科技拔尖人才,涪陵區(qū)文化顧問。當過農(nóng)民,干過“五匠”,修過水庫、大堰、公路、鐵路、趕過牛車、當過“抬腳”;業(yè)余唱過六年川劇;作過教師、《白鶴梁》編輯、總編、副主編;先后在市(縣級)文化局藝術科、社文科;區(qū)文化局創(chuàng)作室任副職。亦從事過地區(qū)科委、職稱改革等工作。有戲劇、歌、舞劇,詩歌、雜文、電影劇本、傳奇故事、小說、評論、散文、歌詞、傳統(tǒng)詩、詞、曲、聯(lián)、賦、書法、曲藝、民間文學等多種、多部分別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電視臺書畫院、等省部級黨政、協(xié)會主辦的刊物和活中忝列發(fā)表、入集、參展、收藏、獲獎之列。有《中國長江水下博物館——白鶴梁題》等文博圖書三部,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二部),一部被美、日、韓、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qū)之圖書館、專家、學者、教授向出版社函索收藏;重慶出版社出資出版一部,為重慶市對外交流圖書。《土家嫚兒》為中國作協(xié)2011年重點扶持作品!兑粯淅婊ā(個人舞臺藝術文學作品選集)為重慶市文化委組織審稿出資出版!斗ブ\》為重慶市作家協(xié)會扶持重點作品、巴山夜雨原創(chuàng)文學作品出版基金資助作品。
重慶作家網(wǎng):陳老師,祝賀您的《伐謀》獲得重慶市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是什么樣的契機讓您選擇創(chuàng)作這樣一部頗具傳奇色彩的主旋律作品的。您選擇以“伐謀”作為書名有何意義?
陳曦震:《伐謀》在重慶市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長篇小說項目中能附驥尾,實是幸運。感謝您的鼓勵和專家學者們的激勵與關注;感謝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出版社的關愛、出版。《伐謀》之作,早在1979年8月初,我以涪陵縣委中心創(chuàng)作組三人組的身份先后參加了“四川省第二路紅軍歷史和李蔚如烈士革命事跡調(diào)查小組”的調(diào)查工作。其時就萌發(fā)了不僅只是寫個“調(diào)查報告”就了結,有必要把這兩段歷史分別演繹出有點“動靜”的文學或藝術類作品來才不愧對這段歷史。調(diào)查工作結束不久,我就寫了5000余字的短篇寄出。后在我任局中層干部時,收到編輯部復函:本刊只刊發(fā)長篇大書。你完全有能力寫成長篇,短篇發(fā)了可惜 (大意如此) 。因種種主客觀原因終未能遂愿。后輾轉(zhuǎn)調(diào)地區(qū)文化局創(chuàng)作室,復檢舊稿改成5萬余字的中篇另投。后刊出。復又有個近20萬字的草稿蘊著;后將此稿改成電影劇本《刀鋒初試》寄上海市藝術創(chuàng)作中心參評。獲“脫離了同類題材作品的窠臼”的評語。并直接進入“作品推介會”(即不參加“改稿會”環(huán)節(jié))并在作品推介目錄中排第一名。寫成長篇小說的契機是重慶市作協(xié)重點扶持政策的吸引,先寫提綱獲市作協(xié)評審通過,后囑我寫出書稿送審。書稿原名《起身炮》,審讀通過后送重慶出版社審讀出版時我才改為《伐謀》。書名源自《孫子——謀攻》: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選《伐謀》作書名,一是與該書內(nèi)容切題,“敗敵已成之計”謂伐謀,書稿中對“伐交”亦作了鋪墊。二是為《伐謀》下部《伐兵》留下位置。下部是“實施伐交,保障伐兵”成功的故事。
重慶作家網(wǎng):作家都喜愛自己塑造的人物,這也許就是創(chuàng)作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吧?在作品中您塑造了眾多人物,您最喜愛其中的哪位?
陳曦震:任何一位作家寫的作品中的人物,都會有一種期待值。不管是正面的褒美與仿效還是負面的警示與批判,都是在示意作家的某種潛意識。一部作品所反映的那段歷史,除了必要的真實,多少都有些作家內(nèi)心世界的閃現(xiàn)。而所有具體的形象出現(xiàn)或敘述出現(xiàn)的人物,則既是歷史的真實的需要,亦是作家內(nèi)心世界的希求。在上下部所展現(xiàn)的故事脈絡和情節(jié)發(fā)展以及在整個“事件”過程所表現(xiàn)出的才智和德行而論,帶發(fā)修行的何德寬和趕馬漢子龍濟川的所作所為,應該是那個歷史甚或現(xiàn)時都是很珍貴的。
重慶作家網(wǎng):豐富的地域文化是小說的一大特色,舞龍、川劇、方言這些元素的呈現(xiàn),讓人身臨其境、拍手叫絕。您是如何看待地域文化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的。
陳曦震:您這樣提問,讓我這老臉都泛起淺淺的茄色了。真不知該怎樣回答您。我只能說我曾多次從我自已所讀過的小說類作品中比較過,有地域文化展現(xiàn)的小說,比較容易給讀者留下較深的印象;對幫助讀者加深對作品的認識和理解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創(chuàng)作過程的起承轉(zhuǎn)合中多少都能起些綠葉扶花甚或“四兩撥千斤”輔助效果。這仿佛有點近似有位名家講課時說到的“閑筆”和“閑筆不閑”吧。說到方言,我以為,第一,有些方言比文學語言更形象準確,比如文學用語“動手動腳”就不及方言“跐腳動手”準確形象。第二,有些方言,實質(zhì)是文言文的遺留。比如現(xiàn)在某些個民間老人常在感嘆或哀嘆時的口語:“何犯著喲?!”的“何犯著”,就是文學語言說的“犯得著嗎?”的同義意語“犯不著這樣”的“犯不著”。但前者的語感就能比后者多個感嘆號!關鍵是方言的字,要用準!比如說小孩的好奇心強,見啥都喜歡動手去牽去揭去掏底看,叫“千翻”就應該是“牽翻”。盡管有歇后語說“刷把上翻跟斗——簽翻”(也有注“千翻”的),那是用的謎語中的“粉底格”的解謎格式。當然,容易引起岐義的方言字,還是不宜用的。
重慶作家網(wǎng):文學的價值在于對人性的永恒探索,面對復雜的人性,您在小說中是怎樣表現(xiàn)的?
陳曦震:這是個我認為我回答不了的如此純理論而又深層次的問題。但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誰都不能繞過去的問題。古書上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關鍵是從“善”的“相近”到“相遠”這個“習”的過程。至于“遠”到哪里去及其原因,有家族的,時代的;主要還是看個人自身的動因來決定。七情六欲,酒色財氣,是正常人都會有甚而不可或缺。把控得好,就是好人甚或君子。放縱失持,就是無賴甚或惡徒。當然,君子也有無賴之舉,惡徒偶行好人之善。不論是生活中或是文學里,都不應該有“一根蔥”和“頭頂生瘡腳底流膿”式的人物。這樣人性的人物,我以為在文學作品中還是不存在為好。就是“罪大惡極”也是日積月累的。日月間的間隙,也或偶有“良心發(fā)現(xiàn)”的時候。所謂“有心為善不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不為惡,雖惡不罰!庇绕涫恰斗ブ\》所處的那個歷史時期,我頭腦中有諸多體裁的文本與形象……我只能借《伐謀》的責任編輯的話來回答你:“作者在刻畫人物方面可謂精心策劃,從人物細節(jié)、行為、語言、地方文化等諸多方面著手,層層遞進、推波助瀾、舉一反三,把一大批人物寫得個性鮮明、活靈活現(xiàn)。老辣的語言為人物和情節(jié)的豐富性、多樣性增色不少;平添了地域文化的風情!蔽挠鸭鎸W兄的冉易光也說:“作品注重發(fā)掘人物的人性內(nèi)容,使之具有立體化和縱深感,力避臉譜化的膚淺描寫!
重慶作家網(wǎng):小說第二章最后那曲《青衲襖》道出了一位母親對子女的牽掛與擔憂,讓人感動。書中唱詞、曲子等等不少,篇篇精彩且意味深長,實有畫龍點睛之效。
陳曦震:非常感謝您對《伐謀》剝繭抽絲般的審視和在閱讀中見微知著的發(fā)現(xiàn)!霸娧灾尽,早被認定是中國歷代詩論的“開山綱領”!斗ブ\》中的那些分行短句,主要是表達人物內(nèi)心用語言難以表達的情感或借以抒懷而已。借以讓人物更加豐滿立體。只要與人物的身份相符,就算是收到了文學上所說的“藝術效果”了。否則,再美的句子也是無病呻吟。如不是李白,就不要生出“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花花腸子”或“望梅止渴”的徒勞心機;不是蘇東坡,就不要強裝出“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那放浪得目空一切的豪縱情懷;只有辛稼軒才配有“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這失意中的曠達;只有李清照的閱歷和心氣才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蹦乔心w之痛的揪心感喟;而“欲求三清長生道,未忘解佩薦枕歡!北闶菍е卖~玄機哀婉結局的積習。
重慶作家網(wǎng):從構思、寫作到出版,《伐謀》歷時五年,八易其稿。在這過程中,您重回歷史情境,與筆下人物共處了五年,內(nèi)心一定有很多感慨吧!
陳曦震:這是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能夠得到重慶市作協(xié)、重慶出版社的扶持、出版,我就知足得有些“樂不思蜀”的意味了。能獲“五個一”工程獎,其心情就更不必說了。這種時候重回歷史情境,就不僅只是感慨了。從接到市作協(xié)“提綱通過,成稿送審再定”的通知,即要求子女中斷旅游行程返家,歷時三月,在除夕夜前完成了30余萬字手寫初稿(我至今還保存著那些圓珠筆的“金屬”似的筆尖)。全賴于此前短篇、故事、中篇、小長篇、電影劇本、舞臺劇本多次、多年、多稿的積淀。于此,我還是把感慨“進化”為感謝吧!感謝生活經(jīng)歷惠我潛在的能量和這個時代及這個時代的人們!文友們(此稱呼高攀了)!此類事業(yè)的出版工作者們!以及在生活和工作中對我支持、幫助、勉勵、鼓勵、激勵過的人們;尤要感謝伴我砥節(jié)礪行的同路人們。但我說得清湯寡水的。好像一桌酬客的席沒得一個“硬菜”。我還是“打個油”添點“油星子兒”吧:“饑食五谷冷著棉,\躬耕不荒無稅田。\白紙留得黑字在,\ 補我舊帆穩(wěn)我船!
記者:余俊汎
渝公網(wǎng)安備:5001030200275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