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歡鏡聽《少年十八》
朱延嵩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重慶市江津區(qū)文化館文學創(chuàng)作輔導干部歡鏡聽,有著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更有著碩果累累的文學成就。他迄今已創(chuàng)作、發(fā)表、出版檔案文學《我為死囚寫遺書》、長篇小說《紫河車》等十五部作品,根據(jù)其部分人生經(jīng)歷改編拍攝的電影《八百棒》(中美合拍)在海外公映并獲意大利亞洲國際電影節(jié)“羅馬獎”和克羅地亞斯匹立特國際電影節(jié)“評審團大獎”,是第二屆重慶市文學創(chuàng)作獎獲得者。
《少年十八》是歡鏡聽十八歲時創(chuàng)作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說合集,2016年1月由白山出版社出版單行本。翻看《少年十八》,一股暖流在心間縈繞。十八歲的少年,一個對世界概念還比較模糊,對事物充滿新奇和幻想的年齡段,尤其是作為一名鄉(xiāng)鎮(zhèn)建筑公司的打字員,有著繁重的工作任務要做的情況下,他寧可放棄有著很好發(fā)展前景的技術(shù)工作,而選擇這份外人看來特別瑣碎,不得空閑的差事,原因很簡單,就是在業(yè)余時間里可以潛心文學創(chuàng)作,而這段黃金時間確實沒有虛度。該書稿已收錄進《歡鏡聽行道文集》(十五卷),并行的還有《男孩十七》、《青年十九》。歡鏡聽說:這三部集子里的文章有的還很青澀,有的還很稚嫩,但都飽含激情。實則,寫作之初的這三冊文集中不乏被大刊采用的篇章,頗見作者的文學功力和寫作潛質(zhì)。更為難得的是,歡鏡聽盡力保持文章的原貌,就連編輯更改過的題目,在收錄文集時,也是照用原題,由此可見一位知名作家的胸襟和氣魄。他是在用文字記錄他的成長經(jīng)歷,也讓讀者清晰地看到,名家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
歡鏡聽文學起步早,少年時的筆法就成熟老練?此藲q時的作品,可看出他深邃的思想以及反映社會問題的透徹。收錄文集的十四篇作品,大多是以上世紀八十年代為時代背景,其中不少作品引人入勝,針砭時弊。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孤女》一文中,作者通過一株玉蘭樹,把三位女主人公聯(lián)系在一起。母親的遺愿、女兒的還愿把一對心地善良、為他人著想的母女形象躍然紙上,也把另一位清潔女工的思想轉(zhuǎn)變過程演繹出來,讓人看到良善的影響和感化作用。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形象工程》中,作者把一位為了自己升官發(fā)財,不顧女兒終生幸福的父親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充分地表現(xiàn)了一個人的自私和狹隘;也通過一位父親的人生路,揭示了很多同類人的生存價值觀。父親為了贏得虛名,為了在建筑上留下自己的姓名,竟然縮短工期做“豆腐渣工程”,最終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能遂愿還身敗名裂。類似的婚外情等題材,都起到很好的勸誡和警示作用。
閱讀歡鏡聽的這部小說集,雖然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較為久遠,但它的情節(jié)牽動人心。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拐婚》等作品中,作者還采取了交叉敘述方式,這對于新作者是不小的挑戰(zhàn),而他已經(jīng)在大膽嘗試,并把故事講述得很好。小說中的很多人物讓人難忘,例如那位“口挪肚賺”、“一分錢要八瓣花”的小燕,對自己救命恩人的祭祀都舍不得投入,這樣的人物形象是那樣的鮮活生動。這部小說集也通過社會底層人物的命運,反映出一個時代的風貌,把我們帶回那個初現(xiàn)崢嶸的社會空間。
渝公網(wǎng)安備:5001030200275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