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何真宗詩集《溫暖的城市》
史映紅
何真宗詩集《溫暖的城市》是一本質樸寧靜、不事張揚的詩集,當你拋卻塵世的繁雜,輕輕走進他的文字,這些質樸真誠的文字,氤氳著悠遠靈動的氣息,似乎能聽到一個個平凡的、就在你我周圍的叫賣聲、干活時的喘息聲、能看到流水線上忙而不亂的身影、出租屋里的擁擠和工地上如雨的汗水、嘈雜的場面……
今年7月中下旬,我有幸參加廣西“魯迅文學院西南六省市區(qū)第四屆青年作家研討班”學習,報到的第一天,就認識了來自重慶萬州的何真宗,淳樸、大方、熱情,這是給我的第一印象。通過半個多月交往,能清晰感覺到他的博學和被歲月磨礪之后的堅強與樂觀。學習快結束時,他送給我《溫暖的城市》,這段時間一直品讀,就像我們還沒有分開,面對面地交談,一次又一次被他樸實的文字和濃濃的情感所感動,如鯁在喉,總想說點什么。
首先,印象最深的是他對底層的關注。真宗生活、奔波在社會底層,對底層的關注與思考是他創(chuàng)作的源泉,他的文字始終沾著濕潤的泥土、帶著晶瑩露珠,來看《一群四處游走的力量》:“……夜晚的地鐵,拖著∕他們疲憊不堪的身軀∕在異樣的目光中消失∕城市的生機與活力∕在他們的存在和消失中∕拔地而起∥這群四處游走的力量啊∕來自我血脈的農(nóng)民工兄弟∕承擔了城市里所有的∕臟活、累活、苦活、危險活∕吃最廉價的飯穿最廉價的衣∕用最廉價的商品……”當下,即便手握重權、主席臺上裝模作樣的官員,亦或腰纏萬貫、出入高檔酒店會所的老板,還是我等普通百姓,對農(nóng)民工當然熟悉,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當前農(nóng)民工數(shù)量是2.7億左右;在大多數(shù)家庭,誰家里或者親戚朋友中沒有幾個農(nóng)民工呢?離我家不到百米的工地上,一座巨大的商業(yè)大廈已經(jīng)修建近三年了,每天凌晨四點左右,無數(shù)農(nóng)民工就走上各自崗位,忙碌的像暴雨前的螞蟻,那里噪音盛大,熱火朝天的場面一直要持續(xù)到深夜二十四點左右。我不知道這些流汗的機器,當他們踩著你我夢境走進破爛的工棚,飯菜是否可口,是否有水洗澡,如何抵擋成群的蚊蟲?這些國家建設的生力軍,這些修筑和支撐中國脊梁的人們,曾一度成了臟亂差的象征,很多人遇見了,躲閃著避讓著,怕他們身上的塵土,怕他們滿手的油污。但在真宗的心里眼里,他們是那么可愛、可敬,他欣慰著他們的欣慰,他憂傷著他們的憂傷,我們再看《紀念碑》:“……我不止一次∕從媒體上看到∕類似的新聞——∕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分∕某地某街某處正在封頂?shù)拇髲B∕一個外地民工“不幸”∕從樓頂摔下∕一根或數(shù)根大拇指粗的鋼筋,從其∕大腿,臀部,斜插進肌體∕穿肉而過……”動與靜之間,詩歌美的空間和張力一下就拉開了,場面驚心動魄;艾略特稱詩為“變血為墨跡的陣痛”,真宗用正義之筆把農(nóng)民工生存狀態(tài)刻畫的淋漓盡致;鋼筋、石頭、混凝土、機械,多么冰冷、堅硬;孩子上學的歡笑、愛人漂亮的衣服、老人爽朗的笑臉、節(jié)日的大紅燈籠,多么溫暖,農(nóng)民工就是在這些堅硬與柔軟,冰冷與溫馨的罅隙中忙碌、奔波、掙扎,送走一個個日出日落。再看“……拋家舍親∕風餐露宿∕抽劣質香煙∕病了∕喝一碗姜湯∕背著鋪蓋卷四海為家∕向一切需要力量的地方涌動的兄弟∕汗水∕卻相當廉價∕夢∕卻又十分沉重∥這就是我的打工兄弟∕常常用自己的夢∕裝飾別人的夢∕別人的夢∕恰好成了∕他的紀念碑”《紀念碑》。何真宗筆下一個個我們并不陌生的場景,都是以真摯、鮮活的色彩描繪出來的,沒有經(jīng)過太多人工雕琢就說出來的,壓彎的脊梁、厚繭的手、斑駁的汗?jié)n、沾滿油污與灰塵的衣服,見人就躲閃的姿態(tài)和目光,這就是我們熟悉的農(nóng)民工,也是真宗文字里的農(nóng)民工?道隆ぐ险f過,“詩是額上流汗、手上流血、心里痛苦的人的描繪”,作為長年的打工者,真宗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個中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與其說他寫這群龐大的群體,不如說寫他自己,因此每一個字,每一句詩行都活靈活現(xiàn),完整地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讀起來讓人震撼、讓人深思,讓人感嘆,讓人慚愧。
其次,是詩記錄他漂泊中的心路歷程!稖嘏某鞘小分校P于愛情、親情、鄉(xiāng)情的很多詩行,同樣飽含著深沉、質樸、內(nèi)斂的抒情特色,這些詩句,的確沒有恢宏的氣勢和壯觀的場面,通過諸如“老屋、鄉(xiāng)路、月光、雨滴、深巷、玉蘭花、窗戶、背影、過年、春天……”這些詞語,自然順暢地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情境,引領我們進入其中,把一個長年漂泊在外游子的心情刻畫非常到位,比如《倒塌的老屋》:“……老家的房子,他垮了的姿勢∕像癱瘓的老人,躺在那里無助地張望∕身邊沒有親人,爺爺那輩人∕父親那代人,都離他而去∕雜草叢中的痛,是露出來的骨頭一樣的基石∕冰冷和堅硬,抵不住我眼里的一滴淚……”《沒有城市戶口的蛙》:“……這些沒有城市戶口的蛙∕誰能負載它們的苦痛∕夜色來臨,蛙鳴聲響∕常使一顆心瑟縮∕如冬日掛在枝頭的殘葉∕總墜著晶瑩的淚∕每一顆都是沉重”。《父親,已是春天了》:“……父親,已是春天了∕深深土地下的你∕還睡成一束麥穗嗎∕北方的雪開始融化∕還在想那個∕您的不聽話的孩子嗎∥父親,又是春天了——∕春天,我們又該穿行在∕得失交叉的打工路上∕春天∕我們來跟您說一聲——再見∕我的逝去快二十年的父親”!读羰貎和粋能寫進字典里的詞》:“留守兒童,是一個很孤獨的詞∕她寫在大山深處,也長在城市森林里∕一雙清澈的眼睛∕一雙渴盼的眼睛∕一雙迷惘的眼睛∕一雙倔強的眼睛∕一雙膽小的眼睛∕一雙不愛說話的眼睛∕在通向山外的路口∕在通向遠方的方向∕不停地張望……”這些詩句,這些看似平常平靜的句子,那些前呼后擁、夸夸其談的官員看了自然沒感覺,那些滿腦肥腸、坐擁豪車美女的老板看了沒感覺,甚至上班下班,圍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上班族看也沒感覺。但是,在當下社會,有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四處飄零,他們汗比雨多,他們踩著星辰月光勞作,他們四處奔走、把自己打扮成小丑討要工錢,他們望眼欲穿想念親人,這些人看了肯定感動。只有他們知道數(shù)百米、上千米深的礦洞有多黑暗,知道數(shù)百米高的樓頂施工有多危險,知道十多個小時高強度勞作之后有多疲倦,知道喂豬一樣的飯菜有多難以下咽,知道想念數(shù)千里之外的親人有多難熬。從真宗的作品里,我們看到他的善良和悲憫,看到他筆下一個群體在底層的掙扎和吶喊,這些信手拈來的語言,這些不動聲色的娓娓講述,這些真摯、誠懇的感情投入,讓我們動容,讓我們不得不對這些低處的人們給予仰望的目光。
再次,他詩歌流露出坦然與樂觀讓人印象深刻。通過真宗的作品,我們的確看到底層的艱辛和苦澀,但是絕對看不到他們的消沉和墮落,真宗和他筆下的群體,不怨天尤人、不自怨自艾,而是像巨石下面的小草,頑強地、迂回地生長,可以低頭、可以彎曲,但是向上的目標始終不變,希望就在前方。來看《在外省的日子》:“……我聽到母親,濕漉漉的寧靜了∕在踩不爛的北方暮靄∕又回到了鄉(xiāng)間寬厚的農(nóng)家∕面對母親∕如蹄聲般盛開的∕剎那梅香”。《幸福是一瓣淡淡的馨香》:“……月光淡淡的隱去∕玉蘭還在堅守自己的諾言∕我在稻花村的一個屋子里∕謹慎地收藏,玉蘭貼滿心窗綻放的過程∕讓歲月,讓青春,讓愛情,讓生命∕幸福是一瓣淡淡的馨香”。接著看《一群真正的詩人》:“……民工,一群真正的詩人∕在一座座陌生的城市∕放棄尊嚴和平等∕用力量和血汗,甚至生命∕揮寫改革的詩句∕支撐我們民族的前行”。
一個小感受,一個小人物,一件小事情構成真宗詩歌恒常的主題,貫穿于整部詩集,在緩慢悠長中描述農(nóng)民工和他們家人的喜怒哀樂、聚散離合,敏銳地關注這群人的生活現(xiàn)狀和未來,期望引起更多人們的關注和接納,透過真宗樸素的文字,我們看到一位詩人的正直與善良、使命與擔當,看到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即使這個夢有些低微,但是無數(shù)的夢,誰能說不融入浩大的中國夢?
真宗多次說自己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要努力將詩意的語言建立在農(nóng)民工苦難與尊嚴的精神燭照之上,透露著未被污染的淳樸和誠實,寫出底層生活的本真,直面現(xiàn)實,用溫暖的文字點燃城市沒有溫暖的地方,讓溫暖與城市同在。而此刻,他是不是坐在萬州至廣州,或者廣州至萬州的列車上,亦或在某一處工地忙碌,在汗水、塵埃與噪音中思考?這都是正常的。真宗的生活,多像一只候鳥,居無定所、南北遷徙,即便如此,他總是熱情樂觀的接受現(xiàn)實,對未來充滿希望,謳歌他的感受,用旭日一樣的文字,溫暖周圍,溫暖你我,溫暖一個個漂泊的心靈,傳遞著正能量,這在當下多么可貴。
渝公網(wǎng)安備:5001030200275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