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天地 > 評論 > 正文

開味菜、特色菜、饕餮大餐

來  源:重慶作家網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2年4月6日     

王明凱

閱讀楊恩芳,我經歷了一個開味菜——特色菜——饕餮大餐的品食過程,深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愉悅與快感。

開味菜:滄海人生

我讀恩芳的第一篇作品叫《滄海人生》,發(fā)表在2010年3月24日的《重慶日報》上,那是一道開味菜。作者把人生的四季劃分為三個階段:處海、大海和死海。

處海剔透、寧靜、靚麗,如人生之少年,人之初,性本善,沒有雜質,原生態(tài)的純美。“因為弱小,備受呵護,眾星捧月的嬌子,無憂無慮的天真純凈,只是時而生岀些美美的憧憬和夢幻,如海子在春風中漾起的漣漪,在春光中輝映的絢麗!

大海洶涌澎湃,大氣磅礴,猶如人生的青壯年,他必須獨立面對天上風云,自逐世間潮汐!坝腥松聿挥杉弘S風漂泊,迷失了自我;有人驚慌失措,逆流而動,很快粉身碎骨;有人卻看準風向順勢而起順勢而伏,沉落起伏中向前再向前,從而匯入時代主流!

死海就是靜海,表面安靜沉寂,波瀾不驚,內里卻起伏回環(huán),風光旖旎,這便是人生的老年。雖然風采不再,張力日減,它確奇美、內美、大美!坝谑,它又像處海般寧靜平和,不同的是,它涵蓋太多太多而闊大無垠,它沉淀太深太深而綠得深沉濃重!

你看,這就是作者的《滄海人生》,托自然界之海書寫人生之海、生命之海,那么貼切、自然、酣暢淋漓、況味濃烈,勾起了我閱讀楊恩芳的欲望與念想,這是我讀楊恩芳的開篇之作,稱之謂“開味菜”。

特色菜:守望圣泉寺的瘋女人

開味之后,我品嘗到恩芳的兩道特色大菜。一是《圣泉寺的瘋女人》,轉發(fā)在2011年第5期的《小說選刊》上;二是《守望》,轉發(fā)在2011年第12期的《小說選刊》上。

《圣泉寺的瘋女人》用短短4000字,主要采用倒敘的手法寫一個瘋女人一生的謎語。女人還是女孩的時侯,日本鬼子殺害了她的父親,母親帶她逃難重慶的時候,日本飛機又炸死了她的母親,女人到圣泉寺求神保佑的時侯遇到一個年輕和尚,他是殺過日本鬼子的排長,女人便與年輕和尚有了感情并私通生了兒子,后來那排長和尚被槍斃了,三歲的兒子也餓死在她的懷里,女人便瘋了,年復一年、日月輪回地去圣泉寺燒香,求神靈保佑她的男人和兒子在天國相認。謎底揭穿時才知道,她的男人不僅在抗日戰(zhàn)爭中殺過日本鬼子,也在解放戰(zhàn)爭中殺過共產黨的兵,還是國民黨逃往臺灣時潛伏下來的特務。這真是一曲悲慘凄涼的戀歌,被命運逼瘋的女人便開始了年年歲歲的燒香祈盼。

《守望》則用素言素面的表達,描寫了一位癡情女子對理想和愛慕的堅貞與圣潔。志愿軍戰(zhàn)士奔赴使命時的揮手與微笑,留給豆蔲少女無限的深情和美麗的期盼,她站成呼歸石一般的姿勢與風景,盼到朝鮮戰(zhàn)爭結束,盼到三年自然災害結束,盼到文化大革命結束,盼到新時期她青春年華的結束,甚至盼到新世紀她寶貴生命的結束,也沒能盼來她的夢圓與等待,但志愿軍戰(zhàn)士的崇高形象卻永遠活在她的心中。不要譏笑這近乎柏拉圖的愛戀與癡情,這是一個女人從十八歲到八十歲一生的守望,這是一個女人穿越時空亙久不改的純潔的守望,這是一個女人對理想和光明赴湯蹈火的神圣的守望,多么令人扼腕、令人動容、令人肅然起敬。

《圣泉寺的瘋女人》也好,《守望》也好,不僅在思想深度上閃爍著人性的色澤與光亮,使人透過人物的背影,洞悉和思考一個時代的世事境像,而且在藝術手法上也有其獨特之處,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敘述語言講述了兩個內涵深遂的悲壯故事,結構的設計、節(jié)奏的控制、內涵的隱埋,既合情合理又妙不可言,不失為兩道口舌生津的特色菜。

饕餮大餐:日月之戀流淌心河的歌

品嘗了特色菜之后,滿漢全席就上桌了,案頭上擺的是詩集《日月之戀》和散文集《流淌心河的歌》,后者有些篇什是可以歸入小說和評論的,所以我稱它“滿漢全席”。林林總總400余篇,一口氣粗粗細細、淺淺深深囫圇吞棗下來,已覺豐饒動人、繽紛五彩了。

恩芳的作品,是生活的莊稼。有的憑才氣寫成,有的憑積累寫成,有的憑勤奮寫成,篇篇都有生活的基礎,篇篇都是生活的記錄,篇篇都是生活里長出的莊稼。她8年支邊、8年從教、6年搞宣傳、2年搞社科、4年辦報、4年搞文藝、4年從事婦女工作和國資管理、4年從事新聞出版,氣喘吁吁,傷痕累累。然而這半生經歷卻是一片熱土,深厚肥沃,恩芳把文學作為種子種植進去,再把自己的苦、自己的汗、自己的痛、自己的血作為養(yǎng)份添加進去,躬身勞作,耕耘跋涉,就長出了《滄海人生》、《圣泉寺的瘋女人》、《守望》、《日月之戀》和《流淌心河的歌》,加上原有的《密林深處的青春》、《女性人生》、《芳心集》、《思語集》、《三峽工程掛職日記》等作品,真是一片廣袤無垠、葳蕤茂盛的莊稼地。

恩芳的作品,是語言的花朵。有時豪邁雄奇,恢宏闊遠:“巨雷轟鳴海天中,平地拔起萬仞峰……”這是作者觀《巴西海潮》;有時清新明麗,情景交融:“晩霞里,攀援絕壁千嶂,只為揮別那,最后一抹天光……”這是作者《登黃山看日出》;有時樸實自然,直抒胸意:“我一頭黑發(fā)紛紛脫落……落下的,是青絲,一縷縷糾纏成亂麻,長出的,是白發(fā),一綹綹,像深秋的霜花……”這是作者在《梳頭》;有時又含蓄細膩,沉郁委婉:“天暖風寒,心緒理還亂,昨是今非若夢幻,難把真情挽……”這是吐露塊壘的《曲解》。有人說,新詩靠“本色”,舊詩靠“打扮”,我覺恩芳的散文和詩作,既有本色,又有打扮,摩挲作者的人生軌跡和心路歷程,可謂本色鮮明,打扮靚麗,花開朵朵,一路風景一路歌吟。

恩芳的作品,是思想的果實。詩歌也好,散文也好,小說也好,多多閃爍著哲理與思辯,不乏其獨立立場、獨立人格、獨立見解與獨立感悟,所以恩芳寫道:“如果人生是一座金礦,思想便是他的光芒。”許多篇什對人生哲理的思悟,極具思想內涵與精神含量,給人以思索的空間與深深的啟迪。讀讀《感悟晝夜》、《笑面人》、《開車如駕人生路》、《“!闭邽橥酢愤@些篇什吧,能讓你感受到一種文化的質地、學識的分量、意蘊的深度和思想的重量,這種用“思想的閃電照耀人民的園地”的寫作,當是時代的精髓,我把它視作當下市場經濟語境中嚴肅文學或曰純文學存活與前行的價值和理由。

……

這便是我,作為一個讀者對楊恩芳的閱讀“三步曲”,嘗了一道開味菜,品了兩道特色菜,吃了一頓饕餮盛宴,道不盡的折服與感喟。我在想,作為作家,什么叫面對物本位的物欲橫流而不浮躁沉倫;作為官員,什么叫面對官本位的官道世事而不沉醉淺表,恐怕這就是了。